说 明
(1985年12月修订)
一、本表所审,主要是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“语素”的字。不列出多音多义字
的全部读音和全部义项,与字典、词典形式不同,例如:“和”字有多种义项和读音,而本表
仅列出原有异读的八条词语,分列于hè和huo两种读音之下(有多种读音,较常见的在前。下
同);其余无异读的音、义均不涉及。
二、在字后注明“统读”的,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(轻声变读不受此限),
本表不再举出词例。例如:“阀”字注明“fá(统读)”,原表“军阀”、“学阀”、“财?
А碧鹾驮硭薜摹胺拧钡却示辉倬佟*?
三、在字后不注“统读”的,表示此字有几种读音,本表只审订其中有异读的词语的读音。
例如“艾”字本有ài和yì两音,本表只举“自怨自艾”一词,注明此处读yì音;至于ài音
及其义项,并无异读,不再赘列。
四、有些字有文白二读,本表以“文”和“语”作注。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,用于复音
词和文言成语中;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。这种情况在必
要时各举词语为例。例如:“杉”字下注“(一)shān(文):紫~、红~、水~;(二)shā(语
):~篙、~木”。
五、有些字除附举词例之外,酌加简单说明,以便读者分辨。说明或按具体字义,或按“动
作义”、“名物义”等区分,例如:“畜”字下注“(一)chù(名物义):~力、家~、牲~、
幼~;(二)xù(动作义):~产、~牧、~养”。
六、有些字的几种读音中某音用处较窄,另音用处甚宽,则注“除××(较少的词)念乙音外
,其他都念甲音”,以避免列举词条繁而未尽、挂一漏万的缺点。例如:“结”字下注“除?
烁龉印ⅰāⅰ汀ⅰ怠頹iē之外,其他都念jié”。
七、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,除《初稿》涉及的部分轻声词之外,本表一般不予审订,并删
去部分原审的轻声词,例如“麻 (dao)”“容 (yi)”等。
八、本表酌增少量有异读的字或词,作了审订。
九、除因第二、六、七各条说明中所举原因而删略的词条之外,本表又删汰了部分词条。主
要原因是:1.现已无异读(如“队 ”、“ 会”);2.罕用词语(如“ 分”、“ ”);3.方言土
音(如“归里包 〔zuī〕”、“告 〔song〕”);4.不常用的文言词语(如“刍 ”、“氍 ”
);5.音变现象(如“胡里八 〔tū〕”、“毛毛 〔tēngtēng)”;6.重复累赘(如原表“?
弊值挠泄卮视锓至写?3条之多)。删汰条目不再编入。
十、人名、地名的异读审订,除原表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,留待以后再审。
A
阿(一)ā
~訇 ~罗汉 ~木林~姨
(二)ē
~谀 ~附 ~胶 ~弥陀佛
挨(一)āi
~个 ~近
(二)ái
~打 ~说
癌ái (统读)
霭ǎi (统读)
蔼ǎi (统读)
隘ài (统读)
谙ān (统读)
埯ǎn (统读)
昂áng (统读)
凹āo (统读)
拗(一)ào
~口
(二)niù
执~ 脾气很~
坳ào (统读)
B
拔bá (统读)
把bà
印~子
白 bái (统读)
膀 bǎng
翅~
蚌(一)bàng
蛤~
(二)bèng
~埠
傍bàng(统读)
磅 bàng
过~
龅bāo (统读)
胞bāo (统读)
薄(一)báo(语)
常单用,如“纸很~”。
(二)bó (文)
多用于复音词。
~弱 稀~
淡~ 尖嘴~舌
单~ 厚~
堡(一)bǎo
碉~ ~垒
(二)bǔ
~子 吴~ 瓦窑
柴沟~
(三)pù
十里~
暴(一)bào
~露
(二)pù
一~ (曝)十寒
爆 bào (统读)
焙 bèi (统读)
惫 bèi (统读)
背 bèi
~脊 ~静
鄙 bǐ (统读)
俾 bǐ (统读)
笔 bǐ (统读)
比 bǐ (统读)
臂(一)bì
手~ ~膀
(二)bei
胳~
庇 bì (统读)
髀bì (统读)
避 bì (统读)
辟 bì
复~
裨 bì
~补 ~益
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