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七雄
概述
“战国七雄”指我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,分别是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。
定义: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。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,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、秦,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“战国七雄”。
别称:七个诸侯国之中,除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,其余六国均在其东。因此该六国又称“山东六国”。
都城:
战国七雄都城国土位置一览表
国名 |
都城 |
都城现今所在地 |
国土在今省份 |
齐国 |
临淄 |
山东淄博 |
山东、河北的一部分。 |
楚国 |
鄢郢 |
湖北江陵西北 |
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河南一带,后发展至江苏、重庆、广西等地。 |
燕国 |
蓟 |
河北北京一带 |
北京、河北、内蒙古、辽宁的一部分。 |
韩国 |
新郑 |
今河南新郑 |
河南、山西一部分。 |
魏国 |
大梁 |
前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,后迁至今河南开封 |
陕西、河南一带,极盛时地跨陕、豫、冀、晋、鲁、宛六省 |
赵国 |
邯郸 |
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东南,后迁至今河北邯郸 |
山西、内蒙古、河北的一部分。 |
秦国 |
咸阳 |
陕西咸阳 |
陕西、甘肃、后发展至四川、重庆一带。 |
【历史】
春秋末年,列国兼并,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,中原以北的晋,东方的齐、燕,南方的楚、吴、越。
战国早期,上述大国,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,全都保存下来。秦 、燕国实力较弱,比较强大的是晋、齐、楚、越四国。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,公元前453年,形成赵、魏、韩“三家分晋”的局面,号称“三晋”。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,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。公元前403年,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。齐国自公元前481年陈成子陈恒(亦称田恒)杀齐简公